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
儒学动态
专家观点
项目成果
研讨动态
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
分中心活动
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
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
尼山永利集团(中华大区官网认证)·304am官网·文明论坛
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
廉洁文化建设
永利集团(中华大区官网认证)·304am官网·文明建设
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
《孔子研究》
《中国儒学年鉴》
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

【腾讯视频】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节汽“增绿” 稠油解“新愁”

来源:永利集团(中华大区官网认证)·304am官网  更新时间:2024-07-27 21:15:58

 

注汽是增绿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,也是中国导致稠油开发能耗高、成本高、石油碳排放高的辽河主要因素。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打出“技术+管理+方式转换”组合拳,油田控制注汽总量,节汽解新腾讯视频全流程降低成本,稠油愁推动转型升级。增绿

辽河油田注汽降本增效亮点

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辽河油田扎实开展注汽降成本、石油降能耗工作,辽河实现“冷凝提效、油田电热熔盐、节汽解新干度自控”三大技术突破和“管道检验、稠油愁锅炉评估、增绿内部注汽”三项管理创新,注汽系统效率由2020年的72.5%提升至2023年的77.3%,实现降成本2.78亿元。

今年前5个月,辽河油田每生产一吨蒸汽,天然气用量同比下降0.66立方米。夸克

“这一降幅看似微不足道,但乘以全油田每天6万多吨的注汽量,相当于每天省下成本近7万元,减碳80吨。”辽河油田工程技术部副主任单长城说。

注汽是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,也是导致稠油开发能耗高、成本高、碳排放高的主要因素。稠油开发如何转变发展方式,朝着更低能耗、更低成本、更加绿色的方向发展?辽河油田牵住注汽这个“牛鼻子”,打出“技术+管理+方式转换”组合拳,着力化解稠油“新愁”。

(中国石油辽河油田)

技术升级 节气更省劲

“真没想到,咱这运行了16年的老锅炉,热效率也能达到96.8%。”说起站里新改造完成的冷凝锅炉,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新2号注汽站站长王璐连连称赞。汽车之家在他身后,是用全新一代冷凝技术改造后的锅炉,烟气中的潜热得以回收利用,生产一吨蒸汽可节约天然气3.7立方米。

辽河油田57%的产量采用注汽开发,300余台注汽锅炉年消耗天然气近16亿立方米。“这些锅炉大多服役了二三十年,短期内难以全部更新。利用新技术实施提效改造,是当下最现实的降本降碳途径。”单长城说。

近5年,辽河油田对传统锅炉对流段进行了三代工艺升级。第一代是增大对流段换热面积,实现显热提效;第二代是采取“对流段+蒸发段”组合方式换热,进一步推动显热提效;第三代是采取“对流段+冷凝段”组合方式,实现“显热+潜热”双重提效。全油田近1/3的锅炉经改造后焕发新活力,年节气达2800万立方米。工艺改造让老锅炉既节约了天然气,也更省劲了。

辽河油田实施锅炉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,实现注汽干度、供水量等参数自动监测与控制,既降低锅炉单耗,也降低劳动强度。目前,已有12座注汽站实施了自控技术改造,年可节约成本350余万元。

新技术还带来了蒸汽生产方式大变革。40多年前,正是得益于锅炉技术的突破,辽河油田在国内率先取得稠油热采试验成功。此后,锅炉燃料历经从煤炭到原油再到燃气的转变。尽管越来越清洁,但依然摆脱不了以化石能源生产化石能源的窠臼。近年来,辽河油田全力打造全新一代清洁锅炉。去年12月,世界首座15兆瓦电热熔盐储能注汽站在齐40块投运。该站利用夜间谷电来生产蒸汽,拉开了注汽用能“以电代气”的序幕。投运至今,已累计生产蒸汽1.8万吨,替代天然气120万立方米。

精细管理 全流程对标 “对”出大效益

5月初,辽河油田注汽系统前4个月的对标成绩揭晓,锅炉燃气单耗、用电单耗、注汽管线环表温差等关键指标同比均有改善。同时,针对部分单位指标异常波动的情况,主管部门及时发出预警,督促其制定有效措施。

注汽开发是一个长链条的过程。蒸汽从锅炉产出再输送到井底,十成热量往往只剩下不到七成。如何把更多的热量输送到井底?辽河油田开展产、输、注全流程对标,提升精细管理水平。

内部对标在7家注汽生产单位之间开展。主管部门每月统计通报“燃气单耗”等10项主要指标,半年进行一次更全面的22项综合指标统计分析,压实各单位管理责任。特油公司注汽规模在油田排名第二。受锅炉老化、软化水含硅量高等因素影响,前几年,“锅炉热效率”指标排名靠后。近3年,特油公司将主要对标指标考核到班站,增加设备除垢工作量,使锅炉热效率追至油田平均水平,年均减少消耗600多万立方米。

辽河油田各单位也跟自己的指标对标。金海采油厂的“烟气含氧量”指标此前一直靠前。近3年,这个厂进一步强化燃料与空气配备调整,17台锅炉全部装上含氧量自动调节系统,含氧量从4%以上降至2%,领先油田平均值超2个百分点。

在深化内部对标的同时,辽河油田还主动与新疆、胜利等油田对标,并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。初夏时节,走进辽河油田最大的稠油热采区域曙光油区,200多公里注汽管道的外衣已从过去的灰色变成了白色。“变的不仅是外头,也在里头。”特油公司采油管理部副主任邢珂说。此前,注汽管线大多采用硅酸盐作为保温材料,在水泡后保温效果变差。2022年曙光油区洪灾后,辽河油田借鉴外部经验,对这一地区的保温管线进行集中改造,保温材料由硅酸盐升级为气凝胶,防水和保温效果更好,管道热损失率下降1.6个百分点。

通过全流程精细对标,辽河油田热注系统整体效率从2020年的72.5%提升到2023年的77.3%。

(中国石油辽河油田)

探索新招 从源头控降注汽总量

如何破解稠油稳产与节能降碳这对矛盾?辽河油田推动稠油绿色开发行动,没有停留在注汽生产这一环节,而是从开发需求源头上采取行动,努力打造更加低碳的开发方式,控降注汽总量。

4月初,位于齐40块的一个蒸汽驱井组产量突降。采油作业区急忙组织商讨对策。没想到,技术人员给出的方案是:把注汽干度调低30%。“提产量应该提高注汽干度,为什么要反向操作?”“蒸汽在地下流动存在‘超覆’现象。若在蒸汽驱后期继续保持高干度注汽,会导致蒸汽沿着汽腔上部优势通道快速溜走,起不到‘洗桑拿’的作用。降低注汽干度反而有利于蒸汽沿着汽腔低部位慢慢流动,把剩余油撵出来。”技术人员讲出了原因。果然,在将注汽干度下调30%后,这个井组日均产量增长6吨,含水率下降4.8个百分点。

“精准注汽是要注到关键点上,找到保持稳产与降成本的平衡点。”单长城算了一笔账,油田每少注入一吨蒸汽,可减少相关费用150元。

近年来,辽河油田努力应用更多不注汽、少注汽的开采方式,努力用较少的蒸汽采更多的油。近日,辽河冷家油田的一口稠油吞吐井在结束第七轮采油后,技术人员没有再往井里注入蒸汽,而是注入一种特制的生物酶。“这种生物酶可以‘咬’断稠油重分子链,增强流动性,将其应用到高轮次吞吐井中,驱油效果和注汽相当。”冷家油田开发公司工艺研究所所长王国军说。去年,辽河油田实施降黏“冷采”50井次,替代蒸汽量5.1万吨。此外,辽河油田还广泛应用二氧化碳来辅助稠油热采,既可挤占部分蒸汽腔,减少蒸汽使用量,也可有效控制蒸汽腔的发育方向,改善开发效果。下一步,辽河油田继续将控降注汽规模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,努力实现注汽总量较2023年降低9%的目标。(文/罗前彬 单祥斌 苏斌等)